康熙只用了两招就轻松的收复了台湾百姓却骂他是个大昏君

发布时间:2024-05-16 07:43:00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 作者:开云app官网最新版下载

  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不仅由于他在位时间长,更还在于他成功的收复了台湾。

  1680年,康熙刚刚剿灭了国内的三藩之乱,但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后,也就是1683年,他就派出20万水师进湾,并一举成功的剿灭了郑氏政权。自此以后,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彻底的划入了中国的版图。

  那么,康熙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竟能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将台湾成功收复的呢?简单点说,康熙其实只用了两招。这两招,一个叫做迁界,一个叫做禁海。

  从顺治时期一直到康熙22年,清朝政府发动的的迁界和禁海政策,成功的封锁了台湾的经济,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所谓迁界,就是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划定一个濒海的范围,设立界碑或者修建界墙,强制所有住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移。而禁海,则是指在沿海地区,不管是商船、渔船还是木头板子,只要是能在水上漂的,一律不准私自下海。

  我们知道,台湾地形大多都是山区,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海岛,在清初的时候,那里更是一个遍地都是土著的烟瘴之地。因此,不管是粮食、瓷器、丝绸还是战略物资,台湾都要大量依赖大陆的贸易输送。而迁界和禁海政策,恰恰就是在沿海地区设置一个坚壁清野的无人区,彻底的杜绝和台湾一切的商贸往来,达到封锁台湾经济的效果。

  迁界和禁海政策到底管不管用呢?事实上,在实行了迁界和禁海二十年之后,确实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台湾的物资开始变得极度贫乏,军队的装备也出现了大量的短缺,岛内民生凋敝,人心思变。因此,当清军水师时,就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郑经的儿子郑克塽就选择了出城投降。另外,面对满洲人的削发政策,台湾民众也没有体现出太多的抗拒和。从这点上来说,康熙的迁界和禁海政策无疑是相当成功的。

  然而, 我们应该注意到,有些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其实却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正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迁界和禁海虽然搞垮了台湾,却也对清朝自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首先,迁界的波及面太广,极大的减少了清朝的财政收入,同时影响了沿海百姓的生活。

  当时迁界的范围到底有多广呢?按照史料记载,迁界政策规定在东南海岸线以内,少则三四十里,多则二百多里的范围内,全部都不允许有人居住。另外,在福建总督姚启圣的一份奏折中说道:

  在当日原因福建海贼猖獗而议迁界,又因贼势蔓延止迁福建一省之界不足困贼,故并迁及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五省之界,是迁五省之界者其祸实始于福建之郑贼也。

  按照这个记载,一开始实行迁界的只有福建一省,但后来发现经济封锁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将迁界的范围扩大到了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而这六省基本已经将我国的东部及东南的整个海岸线都囊括在内。试想一下,大清朝为了封锁一个小小的台湾,竟然在一个宽两百里,长数千公里的面积上建起了一个寸草不生的无人带,这会导致多少沿海的百姓背井离乡?又会将多少的良田变成荒原?

  难怪康熙在总结迁界政策时会说:大清痛则痛一域,台湾痛则痛全身“。诚然,清朝发动如此大面积的迁界,完全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死磕打法,就看谁比谁的家底厚,谁比谁耗的时间更长。

  其次,迁界政策执行的非常仓促和残暴,让数不清的人流离失所。在我们的印象中,康熙一直是一位仁政爱民的好皇帝。但事实上,为了达到封锁台湾的目的,他所推行的迁界政策是异常的简单粗暴,甚至有些野蛮和残忍的。

  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也就是说,迁界的实施并不是像咱们今天的三峡居民搬迁一样,先给老百姓安排好房子和田地,然后再通知他们内迁。恰恰相反,当时的清朝朝廷通知的非常仓促,而且只给沿海居民三天的搬迁时间,很多百姓都还没接到通知,就已经有兵卒来驱赶他们了。无奈之下,富人都舍弃了家产,穷人则偕老带幼的流离失所。他们想要到达迁居地,往往需要跋涉数十日的时间,但由于身上并未来得及带够粮食,最后导致饿死和累死的不计其数。一时之间,东南数省饿殍遍野,白骨累累。

  同时,光迁出去还不够,朝廷还会派兵烧毁沿海所有的民居和良田,让百姓们彻底断绝回乡的念想。同时,朝廷还会安排骑兵,定期在沿海迁界区进行巡查,一旦抓到有不愿动迁的滞留者或越界者,则就地正法,格杀勿论。

  另外,从一些当时的文献中,也能了解到迁界造成的惨痛影响。曾经有一个名叫阮旻锡的人,在《海上见闻录》中说

  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

  显然,当时的迁界政策实施的过于简单粗暴,导致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对沿海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除了迁界之外,禁海政策同样流毒无穷为实现全面禁海,清朝朝廷制定了寸板不下水,片帆不入海的口号,夸张点说,只要是能在水上漂的,一律不能漏入海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朝廷派出水师严格的在禁海海域实施监察巡查,对违反禁令者当场枭首示众。

  同时,为避免有人偷偷通过河流进入海域,他们对入海的河流全部发兵镇守,所有河水的中央全部立下密集的木桩。即便是对于处在大海中央的海南岛,清廷也硬是把岛上居民和大海完全隔离起来,全岛周围除了海口的津渡仍然通行,其他的大小港口码头全部禁断。

  可以看出,禁海政策与迁界政策一样,对当时靠海而居、靠海吃饭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困扰。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开启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先河,成为了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和欺辱的根源。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讲了半天,康熙的这两招政策弄的老百姓怨声载道,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其实,对待任意的毛病都要辩证的分析和解读。迁界和禁海政策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确然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但是对于帝王功业和国家大局来说,它的确有效的帮助清朝解决了,加速推进了两岸的统一。就像隋炀帝的大运河一样,弊在当下,功在千秋?你觉得呢?

上一篇:我国地舆 下一篇:中国南北特有的一种暧昧性 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