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4-05-16 02:42:50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 作者:开云app官网最新版下载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言安今岁以来,经济区域化发展热潮迭起:《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相继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之此前获批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汉长株潭“新特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区域发展规划,显而易见,各种经济区慢慢的变成了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为此,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关系列报道,通过对这些被赋予新增长极厚望的经济区的调查,来展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势,进而精准把握中国整体经济的走向。

  “这将说明我们已经开发了两年多的沿海产业基地将会一跃成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肩的国家级新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唐鹏忠说。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节点,营口市在“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4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由此创造了“营口速度”。

  营口市外宣办的一位官员用一系列的数字向记者展示了“营口速度”的内涵:2008年,营口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亿元,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543亿元,增长30%。2009年,营口市1-4月的GDP增长甚至达到了18.7%。

  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是,营口全市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4位,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五点”中,营口的发展速度已经是最快的。一位来营口洽谈投资的某著名外企老板,在考察期间,多次忍不住地感慨:“看这个城市的经济报表,你甚至会怀疑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

  “营口速度”带来的变化也在两年前成立的辽宁沿海产业基地里得以展示。唐鹏忠介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产业基地一期44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区框架基本形成。走进产业基地,原来一片荒凉的盐滩地已经完全消失,展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的宽阔路面,林立的吊车、高耸的在建大楼。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在根据产业基地功能布局而招商的项目上,也有惊人之处。到目前为止,产业基地已经签约项目224个,投资总额达到2910亿元,大规模的公司如中冶京诚营口中试基地、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中国五矿集团营口产业园、阿斯创集团钛钴产品生产基地、华能(营口)热电厂等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已经入驻。

  截至目前,产业基地已开工各类项目1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储备在谈项目250个,其中重点储备在谈项目8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200亿元。

  “提升到国家级新区地位之后,除了能直接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之外,也必然能为将来的更多大项目的谈判和成功落地提供砝码。”唐鹏忠说。

  唐鹏忠还透露,从2008年就开始研究制定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整体区域开发规划已形成草稿,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细化方案,在这份区域开发规划方案中,将涉及整个产业基地的经济发展规划。

  “这份近期即将出台的开发规划方案包括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与功能建设两个方面内容,正好能紧密地与国务院确定的战略与布局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细化的方案更科学、更合理。”

  据唐鹏忠介绍,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在2010年之前,要引入一批有名的公司,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学制品、广电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五大产业集群,构筑辽宁新型产业基地雏形。

  到2015年,产业基地起步区开发基本完成。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打造成在辽宁具有一定地位的产业集群。吸引一批全球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的上市公司在产业基地落户,培育一批出售的收益超百亿的公司集团。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大型临港现代生态产业区,建成集产业、物流、服务、商贸为一体的滨海新区的基本框架。

  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以承接国内外新型产业为重点,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通过辽宁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产业的形成,建立营口乃至辽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

  实际上,在近三年的发展中,沿海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以中冶京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富士康集团为龙头的电子产业、以澳大利亚阿斯创公司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及由中国五矿集团为重点企业龙头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链。

  同时,为加速产业基地城市开发,沿海产业基地还提出要全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通过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完善营口沿海城市布局,实现产业基地与老城区区域相接,规划相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营口城市化水平。

  一位一直重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区研究域经济的学者则提醒说,“营口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比较吸引人,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这是一个一直是以轻工业发展为重点的城市,此番借沿海产业基地转型,除了决策层观念要转变之外,必须直面现实存在的产业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招商”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而花样百出的招商模式也一度为各界所渲染甚至诟病。唐鹏忠也不讳言“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招商”。

  为了招商引资,管委会每一个机构都成立了招商组,每人都有招商指标任务。唐鹏忠指着陪同记者正常采访的管委会宣教中心主任何州飞说:“全员招商,他也不例外。”管委会专门成立了9个招商局,签订招商责任状,并将招商任务完成情况同各招商局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

  五矿产业园的入驻,也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政府+企业”的联合招商新模式。据五矿(营口)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锦明介绍,2007年3月29日,“五矿(营口)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在营口正式注册成立,纵观中国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均为政府主导,而五矿产业园成立后,“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企业主导开发进行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并且运营管理的工业园,在开发模式上可供借鉴的经验几乎为零。”

  合作开始就有人担心,五矿产业园作为园中园,在招商方面可能会面临压力,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特有的环境,所有招商活动不能离开政府背景的影响,五矿作为一个企业,园中园的招商模式的确无先例。

  赵锦明认为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担忧,因为政府背景的沿海产业基地与企业性质的五矿产业园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外出招商,企业和政府之间一定是相互捧场,互相支持的。

  同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一个支点,而且每个支点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但“五点一线”城市之间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尤其是对于巨大吸引力的百亿元大项目的争夺一直在或明或暗中进行。

  其实早在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派出一名新加坡官员到此考察,并作出一份内容详尽的《营口开发报告书》,这引起新加坡政府的浓厚兴趣,打算与营口合作在这片滩涂上开发“新加坡工业园”。

  可惜的是,“当时我们营口的软硬环境以及观念还都不够,最后新加坡将工业园选址到苏州。”营口市政府曾经经历过这件事的官员们至今还有些惋惜,“看看人家苏州现在发展的水平,如果当年就能落户营口,营口也许就成现在的苏州了。”

  这次教训让营口市有了切肤之痛,在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之时,就有政府官员明确提醒 “兄弟城市之间依然还会存在这种项目之争,政府必须在争取项目上拓宽政策渠道、广开思路,先下手为强”。

  营口市政府在回复本报记者的书面采访中就明确说2009年为全市的“项目建设年”。书面答复中提出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截至目前,营口市确立的首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45项,总投资3.6亿元。同时“精心组织谋划项目,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抓紧城市、园区、产业规划修编,筛选、包装了一批发展前途好、潜力大、牵动力强、附加值高的大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项目笼子”。

  为了推进项目,营口市政府还提出 “逐渐完备领导包项目制度和新项目定期考核制度”,把项目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明确要求市直各部门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引进1个以上项目,并将项目引进情况纳入年终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有力推进了项目的实施。

  有知情的人偷偷表示,2006年辽宁省确定了“五点一线”规划,希望与辽宁已有20年合作历史的五矿参与区域建设,“五点”中选择哪个点?是当时令五矿头疼的问题。

  大连、锦州、丹东等都希望与五矿联姻,而营口的独特优势是具有12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上面没有负载任何建筑而且土地费用极为便宜,据了解,当时土地转让费用不过每平方米25元,也是“五点”中最便宜的。

  而最终促使五矿投资营口的原因则是营口的中板厂。五矿集团曾支持营口国有企业中板厂多年,在2002年营口中板厂最困难时期,五矿联合5家非公有制企业重组该厂,成立五矿中板,5年后,中板厂利润由全年不足1亿元提升到每月超过1亿元。2007年2月2日,营口市政府将营口中板厂100%的国有产权无偿划转五矿,这无疑是促使五矿落户营口的主要的因素。就在同一天,营口市与五矿就产业园具体地块签订开发协议。

  “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在开发五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的基础上,辽宁还规划建设一条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形成了贯穿全省沿海地区、促进扩大开放的“一线”。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 下一篇:四川仪陇:革命老区吹响“工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