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发布时间:2023-09-01 06:41:23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 作者:开云app官网最新版下载

  1.生产功能: 1.生产功能:生物性生产和社会性生产 生产功能 交换功能:营养关系联系,进行能量流动、 2. 交换功能:营养关系联系,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 息交流 3.净化功能: 3.净化功能:自然净化和人工净化 净化功能 4.景观美学功能: 4.景观美学功能:自然景观美学和文化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功能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理论 第二节 土地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理论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五节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是由地球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形、水文、 土地资源是由地球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形、水文、 基础地质、土壤、 基础地质、土壤、生物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 经济综合体。 经济综合体。

  2.ECO平衡及其调控理论 2.生态系统平衡及其调控理论 (1)生态系统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一段时间内ECO中人类和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 各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维护某种协调关系, 各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维护某种协调关系,使系统内能自我调节并遵 循动态平衡法则,使能量流动、 循动态平衡法则,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系统结构和 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状态。 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状态。

  土地ECO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土地ECO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土地上非生物因子与 同一地域的生物因子之间形成的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 有机综合体。 有机综合体。 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

  林地ECO、农田ECO、草地ECO、 林地ECO、农田ECO、草地ECO、水域生态系 和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等。 统、和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等。 空间结构分异: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空间结构分异: 营养结构把生物与环境联系起来:生产者、 营养结构把生物与环境联系起来: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以及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以及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以维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 统的稳定。

  2. 地形特性的利用 (1)海拔高度:立体布置土地利用 海拔高度: (2)坡度:25度上限值;防止水土流失 坡度:25度上限值; 度上限值 (3)坡向:喜阴或喜阳 坡向:

  3. 影响土地利用管理的土壤特性 (1)土层厚度:扎根条件;养分和水分的保蓄能力 土层厚度:扎根条件; (2)土壤质地:物理性质、蓄水保肥能力及工程性质 土壤质地:物理性质、 (3)土壤可溶盐含量和PH 土壤可溶盐含量和PH (4)土壤的障碍层次:阻碍植物扎根和水分渗透的层次 土壤的障碍层次: (5)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5.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 (1)人为影响的快速性 (2)人为影响的叠加性 (3)人为影响的两重性 (4)人为影响的目的性

  光照、 1. 光照、温度和水分特性的利用 (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 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 (2)温度:气候带 温度: (3)降水: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 降水:降水量、

  1.土地ECO的整体论和系统论 1.土地ECO的整体论和系统论 从整体性角度研究和把握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面临的生态问 题 要把“土地ECO” 要把“土地ECO”作为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对象 应用系统论思想和方法来研究 将ECO的结构性、 将ECO的结构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共同作为土地开发利用 和保护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4. 植被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 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森林、 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 栽培的作物。 栽培的作物。 (1)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 (2)植被类型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1.农田ECO: 1.农田ECO:典型的人工复合ECO 农田ECO 2. 林地ECO 3.草地ECO 3.草地ECO 4.水域ECO 4.水域ECO 5.城市土地ECO: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人工ECO; 5.城市土地ECO: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人工ECO; 城市土地生态系统 高度开放式生态系统

  1.整体性: 1.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整体性 开放性: 2. 开放性:输入和输出 3.区域性: 3.区域性:因地制宜 区域性 4.可变性: 4.可变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 可变性 5.土地生态系统是各种过程最活跃的场所:大气循环、 5.土地生态系统是各种过程最活跃的场所:大气循环、地质 土地生态系统是各种过程最活跃的场所 循环、 循环、水分循环和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相对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长期相对稳定性,能对外界干扰进行自我调节和修复调 并且这种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 整。并且这种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的复杂性。 物质循环的复杂性。 这种调节能力也是有条件、有限度的。(生态阈值 这种调节能力也是有条件、有限度的。(生态阈值) 。(生态阈值)

  人类能够最终靠有意识的调控行为来维持土地ECO平衡。 人类能够最终靠有意识的调控行为来维持土地ECO平衡。 四个原则: 物质保护原则; 生产保护原则; 结构保护原则; 四个原则:①物质保护原则;②生产保护原则;③结构保护原则;④ 关系保护原则。 关系保护原则。

  1. 气候条件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大气降水 (1)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气候影响分化速度和土壤的化学性质

  2. 地形条件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 正地形和负地形 (1)坡度和坡向 (2)海拔高度

  2.ECO平衡及其调控理论 2.ECO平衡及其调控理论 (2)生态系统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的指导意义

  充分考虑各类土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及生态规律 按照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不断打破旧的生态平衡, 按照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不断打破旧的生态平衡,创建和发展比 原土地生态系统更佳的新的生态平衡 实行土地生态保护

  3. 土壤对土地资源特性的影响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土地的主体部分,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土地的主体部分, 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及生产力。 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及生产力。

上一篇:CBN丨China grows 下一篇:国外现代农业的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