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土改” 小田并大田 4种模式推行! 安徽再次领先
发布时间:2023-08-14 05:24:16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 作者:开云app官网最新版下载

  从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18位村民立下“生死状”,打破了农村土地集体生产的固有模式,实行了分田到户的家庭来联产承包制,然而随着时过境迁,这种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在今天或被打破了。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土地就是万物附在其上的皮,提供了我们生产生活的空间,所以保护土地不仅人人有责,而是万物皆有责,而如何更好的利用土地就是一门大学问。

  如引言所述,在4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的18位村民掀起了中国的一场“土改”,把原先归于集体所有、集体生产经营的土地改变的了经营模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既是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也是解决了老百姓吃饭问题、收入问题,打破了很多无事生产懒人的“大锅饭”问题。

  分田到户,农民自负盈亏这种和目前工业生产中的“计件制”其实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多干多得也是有着其公平性,谁对土地投入的多,投入的大,那么所打的粮食的收益就高。

  然而,随着工业与服务业附加值的不断提高,农业所能给农民提供的收益不断减小,再加上农资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长期问题,这就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种地利益,从而出现大量农民进城打工、经商、落户,导致农村土地大量荒芜无人问津。

  因而从事农业的土地单位收益不断降低,造成农民无法靠种地满足目前高涨的基本生活诉求,更不要提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问题。所以,家庭联产承包制所形成的的一家一户几亩地不仅制约了土地收益更是对粮食安全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3月31日,多家官方媒体报道安徽对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落实,《安徽省“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规划,从2023年到2025年,安徽省将每年新增改造500万亩以上的“小田变大田”,至2025年要累积改造1460万亩扩大到3000万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村、整乡(镇)乃至整县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造试点,到2025年底,在全省建成一批整村、整乡(镇)、整县“小田变大田”改造示范典型。

  关于小田并大田的问题,其实早先就有不少地区有先例,安徽蚌埠地区的“一户一田”就是其中之一,而现在安徽省根据当地实际推行4种模式。

  实行成片成规模的农田,必然要打破原有土块优劣,水田旱田等问题,因而要结合现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项目以及农村土地归并整治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推进。

  用政策引导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目前的土地集中流转政策,把小农户手里的土地流转到小部分人手中,实现整体地块改造升级,形成一块田;或者以委托经营的模式托管给村集体或社会其他群体经营。

  以社会资本带动农村土地规模化改造,让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企业、个人资本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引导小田变大田。

  农民互换其实换个说法就是目前的“一户一田”或“一户多田”,目前在全国多地都有小范围的实施,成规模化的多在安徽、江苏、陕西、广州等地,前提是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之上。

  从国家大的方面考虑,这种小田并大田的“土改”是有不少好处的,比如解决农村老龄化带来的无人种地问题、解决大规模作业难的问题,减少农民土地纠纷问题,更能解决因为土地撂荒造成粮食安全的问题。

  但是也不得不考虑折腾农民的问题,很多农民说以前说大集体好于是所有生产资料上交,又说个人单干好,于是分田到户,而现在又开始反转,小农又制约了发展,又开始土地合并,难道这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下一个轮回又是什么时候呢?而这些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大量的改造费用最后又落入了谁的手中呢?

上一篇:三农常识|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 下一篇:老农捅死退休副市长成了乡民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