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11-04 13:37:38 来源:开云官网登录 作者:开云app官网最新版下载

  本文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现代农业的特征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学标准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和中国区域现代农业战略定位和样板等几个维度,论述了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从中国农业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基本实现,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当前农业生产水平的需求。如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可以自给自足,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此时,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7-8亿。由于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机械化和电气化水平的提高,而农产品销售、转化和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却不发达,致使2/3的农民在大部分农闲时间没有农活,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民“下岗”问题。与此同时,有许多农田被城镇和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占领,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只好从事其他产业劳动,由此引起的三农问题自然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已经大幅度的提升,当前中国的农民主要是有粮没钱,因此,许多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大量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挣钱,少部分农民开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受农民重钱轻粮倾向的影响,粮食作物面积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导致了中国粮食生产状况近年来的摇摆现象。作者觉得,目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中国现代农业的体系还没形成,特别是在现代化农业的科学技术上的含金量和经济指标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非常强调现代农业是商品型产业,是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将农业作为一种主要的商品化的经济产业来发展,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如荷兰、以色列和法国等。早在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提出了农业发展的“农业-农工-农工商”的阶段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提出了“农业综合企业(Agribusiness)等理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都必然地走过了这条农业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如果中国的农民能够像工厂化的方式生产农产品,并将这些农产品直接作为商品进行广泛的国内外贸易,或者进一步转化和深加工,生产出更加值钱的生物产品和工业、医药产品等进行广泛贸易,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会成功解决。

  因此,在当前扩大高的附加价值农产品的生产,延伸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产(企)业和相关产业群,拓展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经济和贸易,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是农业、农村、农民增产增收,改变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此,我们强调要将农业从自产自用的生产方式变成一个有经济效益的商品型产业,是目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选择和出路。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可以稳定生产5亿吨粮食,在首先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就要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产品转化和深加工。再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经营和国际贸易的能力,得到农产品流通的高经济效益。从我国农业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发展过程来看,应该走这条道路。例如,山东省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水产等)出口近年来一直是全国领先,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1/4;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目前正在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吉林玉米生产大省目前正在发展玉米深加工,制造生物质能源酒精等和生物医药制品等,如此才能将不值钱的农产品变成值钱的商品,换取更多的外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农民从农业中直接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农民自己就会自觉主动投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文化和生态环境条件。从日本和韩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就可以明显看出,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基础支持,但关键还是要靠农民自主选择和发展,政府再进一步在经济市场发展方面做引导和支持,拓宽国内外农产品贸易市场。农产品卖出去了,农业经济发展了,农民有钱了,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三农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家都认为,当前我们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全力发展商品性农业产业和相关产业群,加大农产品的养殖业转化和工业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产品的国内外流通和贸易,将农业发展成为一个有突出经济贡献的商品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农村和城镇变成农产品的加工厂,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的产业链,让农民从农业商品化产业中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和建设,让农民从土地里走向农业工厂和企业,从生产初级农产品到生产高的附加价值农产品,让农民从土地和农村工厂里有钱赚,现代农业就会有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许多农民子弟成为掌握高级知识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就业难的情况下,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对农村人口、大学生就业和城市下岗工人分流,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有学者认为,现代农业所反映出来的四大特征,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是做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也有学者觉得,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七个特征: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三是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具有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四是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五是大幅度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六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七是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本文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目前有12大变化:由原始的手工人畜力农业发展到了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由听天由命的雨养农业水利化农业节水农业人工(降水防雹)控制天气农业;由有机农业无机化学农业无机和有机(跨省区机械化收割促进的大量秸秆还田)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优质(无公害,无污染)有机农业特色商品化都市农业;由依天靠地的被动季节性农业科学化种植和养殖的高效农业设施控制的主动连续性农业;由粮食农业粮食和经济作物并重农业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加工业协调发展农业;由粮食纤维初级产品生产农业食品衣服初级加工农业工业产品和生物医学产品精细深加工农业循环农业;由自给型农业内向市场型农业外向出口型农业;由个体农业集团农业到产业化(群)农业的发展;由气候带农业生态区农业区域优势农业品牌农业;由土地绿色农业山河文化旅游红色农业江湖海洋蓝色农业;由自由分散农业专业化生产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国际标准化农业;由传统农业可持续农业信息农业精确农业现代农业发展。

  关于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有许多观点,不尽统一。但有学者指出,关于现代农业的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另外,也有学者觉得,“每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的收入至少能养活10人”也应划入标准之列。

  虽然我国现在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从以上这些具体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离现代农业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在我国当前现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有些指标还难以实现。

  发达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肉类3至4吨,而我国仅是他们的1/20和1/14。据2004年底的统计,中国乡村人口仍占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亩;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0.5%;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31%。

  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不到5%。法、美农民人均产粮和产肉分别为我国的50倍和100倍。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的荷兰,农产品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而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的以色列,1991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高生产率和高效益以及工业化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的趋近心理,使现代农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投资者的关注。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特征是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加工环节的劳动力远超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而我国农业至今还没有走出旺季“卖难”的传统农业怪圈。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征收高额农业税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方式,积累工业化发展资金。近年来,全国各地虽已陆续取消农业税,但政府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仍很少。这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模式,政府财政高额补贴农业,稳定农业和保护农业。

  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有很远。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如果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第一次技术革命算起,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15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我国从建国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以100年的时间就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者、倡导者、开拓者和先行者,在中国现代农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中国科学院响应中国政府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号召,率先在我国寒温带、温带、亚热带三个典型农业气候代表地区建立了黑龙江、石家庄和长沙三个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发展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那是中国的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研究和建设,为现在的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东北的海仑农业生态实验站,在我国东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华北地区的栾城、禹城等生态实验站,在我国黄淮海治理和华北节水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南方的桃源生态实验站,在我国红壤地区和喀斯特地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典型带动示范作用,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现代农业研究和示范基地,同时也带动了全国生态网络实验站建设。中国科学院建立的许多生态实验站,慢慢的变成了国家生态网络实验站的典型代表站、主力站、先进站。

  中国科学院紧密结合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长期重视区域开发和治理研究,特别是在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农业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农业相关学科理论和政策及战略研究方面,很早就投入了很大的科研力量和经费。例如,在原长沙现代化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1980年7月创刊了《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在原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根据现代农业发展中生态学问题,1993年创刊的《生态农业研究》现已发展为《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985年创刊了《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里还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要有四个核心研究领域,即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政策研究、资源和环境政策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和扶贫战略及政策研究、农业发展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早慢慢的变成了中国科学院的战略研究主题,中国科学院2002年6月6日成立了“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以何传启研究员为带头人,自1999年以来已经出版了系列现代化专著和论文,如《“现代化与评价》,《知识经济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展望》,《地区现代化之路》,《经济现代化研究》,《社会现代化研究》和“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这些研究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撰写的2002-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系列等,已成为中国2007年两会委员争相购买和学习的科技文献,让许多委员深刻了解了国情,有大量数据为会议委员的提案撰写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信息。随着提案的落实,中国科学院在中国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更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商品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因此本文认为,现代农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进行农业改造,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保证日渐增长的粮食安全并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农业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现代农业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即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ECO。中国科学院从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农业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的研究都体现了大农业的学术思想,也是现代农业多学科多产业多目标的思想体系。以上这些关于现代农业相关科学的刊物和研究机构、研究思想,都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和将要产生重要影响。

  中科院三期创新中专门确定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有四十多个涉农研究所,整合我院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力量,构建中科院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瞄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性和前沿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对确保21世纪16亿人的食物安全、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提出了把握上游、主导中游、联合下游的策略,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扩展与地方农业科技力量的合作,直接服务于农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则规划建设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功能基因组和代谢组技术、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技术等八个创新研究平台;组建农业信息与战略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基因资源中心、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等五个研究中心,在环渤海等地区建设若干个高效现代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区。这些技术平台和研究中心将综合集成中科院在区域农业发展的技术优势,为引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新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将成为世界上一个大的产业,农业不再是基础,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现代农业可能成为主导产业。中国科学院如何在现代农业中有所贡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科学院有一批长期进行现代农业相关领域高端战略研究和深入基层研究的科研人员。我们的主流队伍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将这些基础研究应用到现代农业中,围绕现代农业,提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建设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业基地等,创建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业模式,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在现代农业方面有深入细致地、科学地、客观地、真实地、长期地高端的战略研究,在农业科学技术支撑方面,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如:西北水土资源高效利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华北节水农业,东北粮食深加工,红壤和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最关键的是要揭示我国农业资源在21世纪的基础数据和线世纪水土资源数量和质量安全,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农业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功能区域的比较优势,建立不同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和模式。

  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物华天美,工农业交融发展迅速,基本是工业和经济发展为主,农业为辅,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发达,产业密集,信息流通快速的现代工业经济区域。那里的手工业和小商品加工市场非常发达,物美价廉,经济市场发达,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精耕细作,是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型的现代农业。也可以利用其国内外经济市场发达等基础,建立像日本的一村一品现代农业模式。

  在东北区域,地广人少,土壤肥沃,是利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现代农业的地区,可以学习美国、加拿大的现代农业经验,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和装备,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土地生产率,发挥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区域功能,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加工,利用农产品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和工业原料产品等为主的现代农业。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应该学习借鉴以色列先进的现代节水农业经验,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水效农业。

  在西南的云贵地区,生态环境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多民族,多原生态文化,多美丽旅游遗产。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人文游览、风景旅游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借鉴荷兰现代农业的经验,发展水产养殖的海洋蓝色农业。同时发展以农产品出口的外向型农业的种植业,如高质量的蔬菜、水果、花卉,和畜禽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国际标准化专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农业区域功能定位于集约化的效益农业生产基地。

  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突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可以借鉴法国的现代农业经验,通过以工支农、以工补农,稳定和保证粮食生产,同时加快粮食深加工和转化,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现代物流体系等保障措施,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主要农产品在全国的占有率,强化粮棉生产的区域功能定位。近年来,在这个地区,我国农业政府部门鼓励农民发展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同时进行统一组织,进行跨省的联合小麦收割和秸秆还田,取得了成功经验和显著效果,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一种模式。

  近年,在我国不同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现代农业样板。例如,杨凌的农业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近年来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北京郊区有名的韩村河,统一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现代化的农业工厂等,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上海建立了许多现代生态农业园;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在国内外驰名;浙江萧山农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产品实现品牌战略,养殖的甲鱼、种植的蔬菜,远销到日本、欧洲各国;新疆德隆集团利用新疆资源优势,联系数千番茄生产农户,组织番茄酱生产,三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二位,销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5;内蒙伊利乳业集团拥有6万头奶牛,全部由农户饲养,公司为农户提供小牛、饲料、防疫服务、奶站挤奶收奶等全程的技术服务和进行企业化管理等。

  总之,中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在不一样的地区建立了一些成功的现代农业模式,值得总结经验和宣传推广普及。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模式,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上一篇:2024-2029年中国设施农业 下一篇:我国农科论文竞赛力指数全球榜首